(通讯员:王兵 左丽娟)江城七月骄阳似火,汉藏同心共育栋梁。2025年7月15日上午,湖北省团校阶梯教室内歌舞翩跹、掌声如潮。由西藏自治区教育厅、林芝市教育局主办,必赢bwin网址大全承办的“国培计划”(2025)——林芝市卓越校长培养工程第一阶段总结会暨文艺汇演圆满落幕。20位林芝市卓越校长以“学思践悟·文化共融”的立体形式,全面展示了在江城武汉为期15天的研修成果。

一、深耕细作:教育智慧的跨域对话
在主持人雷映、吴卓秦充满汉藏文化交融的热情开场白中,总结会拉开序幕。班主任左丽娟老师以一段23分钟的纪实视频,生动呈现了“理论浸润+实践淬炼”双轮驱动的培训全景。
1.理论浸润:前沿课题注入改革动能
聚焦国家战略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,20余位专家通过专题讲座、案例教学、主题研讨等形式,构建“政策解读—文化传承—管理创新—危机应对”的课程体系。其中,翟一博教授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纲,解析中国式现代化与教育使命;李敬一教授从传统文化视角阐释人才培养根基;张振宇、李妙颜教授聚焦教育舆情与媒体沟通能力;向进、王萍、张基广等校长则以一线实践案例,分享学校治理、人力资源盘活与文化品牌建设经验;上超望教授探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;刘华贵、徐学俊教授则深耕教育科研与课题研究方法。专家团队以“顶天立地”的课程设计,为校长们注入教育改革新动能。


2. 实践淬炼:跨界体验激活转化思维
林芝市校长们通过“每日导课—结课—小组研讨—专家对话—读书打卡”五环节深化学习成效,通过“企业洞察—名校访学—产教融合”的实践链条,实现“城市基因”与“高原需求”的精准对接。从武汉宜家“以人为本”的服务理念中提炼教育管理启示,到光谷未来学校“双减”高效课堂的实地观摩学习,再到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基地的深度调研,校长们将现代管理理念、课堂改革经验与产教融合模式,转化为适用于雪域教育的本土化方案。
林芝市校长们在武汉革命博物馆和湖北省博物馆的考察中,通过沉浸式参观、现场党课、交流互动,将红色文化中的改革魄力与藏族传统文化的共通性进行文明对话,实现从精神洗礼到智慧启迪、再到实践落地的完整认知链条,构建起“红色铸魂、文化溯源、现代转化”的三维学习模型,使校长们既获得管理工具层面的方法论,也建立起教育创新的文化坐标系,从荆楚大地的改革基因中汲取力量,将“武汉经验”转化为具有雪域特色的教育现代化方案。



二、寻真问道:治校方略的实践升华
从长江之畔到雪域高原,教育智慧在碰撞中升华。四位校长代表以“武汉经验+西藏实践”的融合视角,分享治校方略的创新思考。
次仁桑珠校长在《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》中,以“热干面的香”比喻武汉教育的温度,“藏面的暖”比喻高原教育的坚守,提出“教育协作是双向奔赴”,立志将江城经验与雪山情怀结合,让每个孩子触摸星辰大海。
丁会议校长在《锤炼过硬本领,书写奋进华章》中,计划引入数字化管理工具,构建校园安全预警系统,并打造“红色教育+民族文化”特色活动,强化学生家国情怀与民族认同。
边巴卓玛校长在《从“经验治校”到“科学治校”》中,强调优化部门协同与教师素养提升,以教育科研驱动学校内涵发展,深化家访育人机制。
杨军维校长在《向着光的方向奔跑》中呼吁,校长需成为教育改革的“先行者”,以创新教学方法与时代需求接轨,引领高原教育走向现代化。
从管理工具到教育理念,带回雪山的不仅是知识,更是“敢为高原先”的火种。

三、美美与共:文化交融的视听盛宴
文艺汇演以“汉藏同心”为主线,成为民族团结的生动注脚。
“林芝九骏组合”带来的诗朗诵《红旗颂》,配合历史影像演绎“红旗漫卷雪域,教育照亮边疆”的壮阔叙事。
“米朗组合”对唱的《月光下的布达拉宫》,以空灵藏腔融合电子乐,象征传统教育与现代技术的和谐共生。
“芝汉和鸣合唱团”联袂演绎《一个妈妈的女儿》,用歌声诠释“同根血脉承日月,汉藏同心育桃李”的深厚情谊,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。

四、继往开来:教育共赴的新程再启
作为为期两年的系统培养工程,本次武汉研修是“雪域校长成长计划”的起点。未来,该项目将通过“四段式”开展进阶培养:第一阶段(武汉)筑基赋能,聚焦理论与实践融合;第二阶段(林芝)本土实践,依托华中师大专家团队指导,推动研修成果落地;第三、四阶段(总结提升)以成果展示、经验辐射为核心,形成“汉藏教育协作”的长效机制。
“千山难隔凌云志,汉藏同心育栋梁。”在《我和我的祖国》的合唱声中,总结会圆满落幕。校长们将带着江城的教育温度与智慧火种,在雪域高原点燃教育创新引擎,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三尺讲台绽放,让每个孩子的梦想与星辰大海相连。
(审读人:吴海涛)